後悔最小化框架 (Regret Minimization Framework) 是一個做決定的方法,我是從 Amazon CEO Jeff Bezos 的身上學到的。簡單來說,當面對做 A 還是不做 A,應如何抉擇?你就要想,如果你不做 A,將來會否後悔?如是,你就應該選擇做 A。
I wanted to project myself forward to age 80 and say, “Okay, now I’m looking back on my life. I want to have minimized the number of regrets I have.” I knew that when I was 80 I was not going to regret having tried this.
Jeff Bezos
這個很簡單方法吧,純粹是運用人的情感去做決定,我覺得這個方法用在重大決定是很有用的,尤其是要在理性與情感之中作選擇。舉例說,我當年離開職場,出去創業,便是運用了這個方法。究竟我繼續上班還是辭職出去創業呢?繼續上班就可繼續領薪水,不用擔心生活所需。辭職出去創業,就是零收入,而且創業是九死一生的。但我心中知道,作為一個 IT 人,如果我不嘗試創業,我一定會後悔一生,那怕是失敗也好。於是,這個對我來說是很容易做的決定。
I knew that if I failed I wouldn’t regret that, but I knew the one thing I might regret is not ever having tried.
Jeff Bezos
回頭看,我很慶幸當時做了這個決定,當然,我的創業 (暫時來說) 是不成功的,但我沒後悔。我跳出了我的舒適圈,享受創業的過程,發現原來沒有一份正職工作也並非不能生活,我的商業思維擴濶了,我的英文進步很多了,我的 IT 技能也進步很多了。如果我還在上班,我肯定沒有時間,學不了這麼多。成功與不成功,看來只在乎你怎麼定義?即使結果不成功,從過程中得到的,遠遠大於結果,那豈能說不成功。
當然,我不是建議每人都行創業路,以上只是一個例子而己。我只是想說明如果有類似以上的抉擇,這時後悔最小化框架就大派用場。因為大部分人都會理性選擇,盡量避開改變而帶來的不確定性,但用後悔去做一個參考,正好幫助你做一個較少人選擇但可能收穫更多的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