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小時候就看卡耐基 (Dale Carnegie) 這本關於人際關係的著作 《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》(中文譯作: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、人性的弱點、人性的優點),這篇文章其實不是什麼書評,是寫一下我對書內的法則有什麼感受,我以下先貼出所有法則,然後再發揮一下。
《人性的弱點》內提到的法則:
- 不要批評、譴責和投訴
- 給予誠實和真誠的讚賞
- 激起別人的熱切渴望
- 真心的對別人有興趣
- 笑
- 記得別人的名字
- 做一個好的聆聽者
- 投其所好,聊別人喜歡的話題
- 令別人感到他自己很重要,但要真誠地做
- 要勝出爭論就要避開它
- 尊重其他人的意見,不要說他們錯了
- 如果你錯了,要快速和堅決承認錯誤
- 令其他人馬上說「好的」
- 聊天的時候,大部分時間讓給其他人說話
- 令其他人覺得點子是他/她的
- 誠實地以別人的角度去看東西
- 對別人的點子和渴望要有同理心
- 作出請求時,用高尚的動機
- 戲劇化你的點子
- 想別人做某些事時,向別人提出挑戰
- 先讚賞,才指出別人的錯誤
- 間接地指出別人的錯誤
- 批評別人之前,先說出自己的錯誤
- 提問而不是直接命令
- 給別人面子
- 別人有小的進步,給予讚賞
- 給予別人好的聲譽,並讓他跟隨這個聲譽去做
- 鼓勵別人,讓錯誤看似很容易糾正
- 讓別人覺得你叫他們做的事很容易做
首先要知道作者卡耐基的背景,他是一名銷售員,並且曾學過演戲,所以不難理解他的法則。
如果要我用一句去總結這本書,它的中心思想就是「人尊我卑」,視別人為尊貴、尊重、地位高的,而自己則卑微、謙卑,不要把自己表現得很重要。例如不要批評,為什麼人要批評?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對的,別人不懂的,這是「人卑我尊」。又例如要馬上承認錯誤,為什麼人做錯也不願道歉?因為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沒有錯,就算真的錯了,也要面子,這是「人卑我尊」。
這個「人尊我卑」其實很難執行,因為人性就是覺得自己重要、很對,把自己放得很大,而別人則不及自己,這尤其體現在現實中很自卑的人,他們更想表現得自己很重要。某程度上,這是違反人性的行為,你必需要懂得演戲才做到。書中作者經常提到要真誠、誠實去做,事實上你可能只做到表現得真誠 (內心卻不真誠)。
作為一個內向者 (Introvert),一個喜歡聆聽的人,基本上很多書中的法則都符合我的本性。其中一項我真的有特意去實行,就是如果我做錯了,或在別人無理爭論時,我會道歉,並把「對不起」說出來,而很多時別人會馬上不懂怎樣反應,因為他們沒有期望別人會這樣說,然後彼此緊張關係便會緩和。
在職場的層面,書中的法則可從由下而上 (作為上班族面對主管) 或由上而下 (作為管理者面對員工) 去看,我個人感覺作者更偏向從管理者的角度去寫。如果從上班族的角度看,這些法則其實就等於要拍馬屁,而且要拍得高明,表現出很真誠的樣子。假如從管理者的角度看,其實有難度的,正如我之前說,法則是主張「人尊我卑」,剛好與主管與下屬的關係相反,作為主管你當然會覺得自己很厲害,喜歡叫員工做什麼便做什麼,指責員工是平常事,要聆聽員工的意見?休想。書中的法則也蠻適合主管看的,不要經常裝作高高在上的,要不然沒有員工喜歡追隨你。
書中法則其實未必適合所有性格的人,亦不是什麼金科玉律。處事過於圓滑,反而顯得太過虛偽。這本書寫於 20 世紀初,可能很適合當時的企業階梯,現在已是 21 世紀,時代變了,應用這些法則時也要比較有選擇性。例如我見到有人做錯事,我會直接真誠去批評,我發覺其他人反而覺得不要這樣做,現今社會很多人都已經很自覺地懂得「人卑」,真誠的「人尊」反而成了異類 (即使是對的)。你怎樣做便吸引怎樣的人,你真誠去批評,便吸引別人真誠地對待你。你去拍馬屁,做事很圓滑,圍繞你身邊的人便是拍馬屁和很圓滑的人。所以,在乎你怎樣去選擇,如果你在意人生是否有真誠的朋友,就做回你自己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