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這句話,覺得有頗有同感。
It’s only after we have lost everything, that we are free to do anything
Tyler Durden (Brad Pitt), Fight Club
這句話來自電影 Fight Club,Brad Pitt 飾演的角色 Tyler 說的,只有當我們失去所有東西,我們才能自由地去做所有東西。
這個和極簡主義 (Minimalism) 的思想很接近,很多時我們擁有得越多,越多羈絆,就越怕失去,正因為這種恐懼,我們會在意我們的想法和行動,怕一出錯便會失去所有。甚至其他人會利用這種恐懼,去控制你的想法和行動,其實這是多麼一件可怕的事。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去闡述一下這句話:金錢、自我身份、生命。
當我們去思考我們擁有的東西,我們會第一時間想到金錢,或用金錢買到的物質,我們最怕失去的是為我們賺錢的工作。試想你為保住你的工作做了什麼?你有時見到公司有不好的地方,你不敢提出意見,少做少錯。你的公司文化是怎樣,你的行為便怎樣,你不想和你的同事不同,成為異類。你為討好你的主管,投其所好,說些他喜歡的說話,做些他喜歡的事。有人一生人打一份工,他的技能也只能應用在這份工作上,不敢亦沒有能力轉工。為了得到金錢,人寧願犧牲人生最重要的時間,被一份工作綑綁,令自己的想法和行動被約束。其實失去工作並不是可怕的事,失去工作後你才有更多時間發現你有其他選擇,你放棄了不需要的物質,你可以選擇薪水較低但你喜歡的工作,你會在公司提出意見,和你喜歡的同事相處,不刻意討好你的主管,你不再怕失去工作,因為你知道即使失去了這份工作,你仍有選擇。
自我身份 (Identity) 是其他人給予我們的,更是自己給予自己的。我們因自我身份去思考和行動,我們知道別人期望我們是怎樣的人,於是我們努力去飾演這個角色,這樣也限制我們的想法。社會風氣是人們要工作、賺錢、買房、組織家庭、退休等,於是差不多每個人都走這一條路,稍為令你偏離這條路的做法,我們都害怕去做。有人怕公開演講感到尷尬,因為他們怕別人的看法,覺得說得不好就破壞了印象,其實公開演講和自己一個人在說話沒有分別。有時我們明知兩人關係應該要斷開,但仍不敢撇清關係,因為我們介意別人覺得我們無情。作為內向者不說話的我,經常有人跟我說你這樣對人際關係不好,令我感到不安,到長大後我終於放開那種一定要刻意建立人際關係的想法,只在意最重要的關係上,只在意自己擅長的東西上,原來所謂的社交能力並不是你想得那麼重要。我們必需放下自負,不要想得自己很重要,到最後根本沒有人在意這種自我身份,而我們卻因自我身份而不去做我們想做的事。
大部分人都怕生命完結的一天,我們都怕死。我記得小時候我演講時曾說過,「人自出生就得到了絕症」,現在回想其實我也不明白自己為何可以說出這麼有哲理的東西。有些人得了癌症,心裡覺得很不安,甚至患上情緒病,顯然他們不明白我小時候已經學會的道理。我也不時會幻想如果自己患上癌症會怎樣?其實也沒特別,生活如常地過,我們每天也應該當是生命最後一天,活在當下。懼怕死亡,這是終極的東西,我認為如果你能克服這種恐懼,你沒有什麼是不敢做的。嬰兒沒有死亡的恐懼,他們對什麼都好奇,什麼都去學去做。少年時代的你,有沒有試過見到不滿意的事,想也不想就發聲。反而人長大了,意識到死亡,知道自己越接近生命的結束,越多東西不敢去做。